人民日报海外版 本报记者 王俊岭
从清理同业存单,到严查“忽悠式”重组,再到规范险资行为……最近,中国在金融监管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新措施。然而,面对原有“套利格局”改变带来的短期市场波动,一些对金融监管误解甚至指责的情绪有所升温。专家指出,中国金融市场发展迅速的背后也伴随着一些规则破坏和投机取巧行为。从眼下看,加强监管似乎确实让市场有所降温,但长期而言,建立完善有效的监管体系却是保护百姓“钱袋子”安全,促进金融市场乃至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要之举。因此,看待金融监管不能急功近利。
脱实向虚必须扭转
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在融通不同经济主体需求的过程中,如果资金脱离了实体经济需要,停留在不同机构间空转套利甚至参与投机炒作,则无异于“击鼓传花”,既不能为经济注入真正的活力,又无法实现自身平稳健康发展。
例如,一些银行基于拓展业务的现实需要,将“存款立行”“以存定贷”的严谨经营理念演化成“资产立行”“资产驱动负债”,将资产运作能力看成经营管理的核心。如此一来,银行一方面向储户开出越来越高的收益率,另一方面则将更多资金委托给外部机构管理人(即“委外业务”),投资模式也就日趋激进,杠杆率也不断加高。
对此,中国银监会及时出招,重点加大了对同业、投资、理财等业务的监管力度,敦促有关机构提高风险信息披露标准和金融产品信息披露水平,切实防止监管套利。同时,针对参与方过多、结构复杂、链条过长、导致资金脱实向虚的交易业务,银监会还做出了明确的查纠部署,以确保金融资源流向实体经济。
“金融‘脱实向虚’本质上是资金之间的相互炒作。对银行来讲,这体现为委外业务增长较快、银行与资金使用者之间距离较远、资金周转中间环节过多等,从而抬升了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因此,持续规范金融秩序十分必要。”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何平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公开透明不破不立
在证券市场,立好公开透明的规矩同样旨在促进市场长期健康发展。不久前,中国证监会对“忽悠式”重组再挥重拳,针对九好集团与 鞍重股份 为重组上市而采取的虚构收入、以劣充优、重大遗漏等违法违规行为给予了严厉处罚。证监会强调,上市公司要不断提升质量,夯实回报股东的利益基础,避免制造噱头、炒概念、博眼球,从而助长投机气氛。
去旧育新,不破不立。分析人士指出,虽然相关监管措施在短期不可避免地会造成某种程度的市场低迷,甚至促使一些“庄家”离场,但这种“破”对于净化市场环境、保护广大投资者利益、发挥直接融资功能来说,无疑是一种“立”。
“必须看到,我国资本市场长期以来确实存在着不少乱象。例如,一些上市公司并没有用心经营,而是将心思花在炮制‘并购重组’来抬升公司市场估值上。就眼下来说,这可能会增加市场上的炒作概念和题材,但是如果没有好的业绩就不可能为投资者带来真正的回报。由此可见,看待金融监管还需着眼长远,不可急功近利。”何平说。
光大证券 首席经济学家徐高指出,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瑕不掩瑜,不能以点概面,以个别金融风险事件来否定整体金融改革。徐高说,当前中国金融形势良好,金融风险可控,首要任务便是“着力深化金融改革”。未来,各项金融工作都需要在此前提下开展。
防控风险施策要准
改革开放初期金融业务本身较为简单,如今中国金融机构的业务范围不断扩大、业务种类不断增多,特别是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为金融监管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在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首席经济学家万喆看来,中国金融监管存在的问题,一方面是由于经济高速发展,常常对市场失之于宽,从而造成监管“缺位”;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制度建设落后,在遇到风险集聚时容易“病急乱投医”,进而造成监管“越位”。“放眼未来,做好金融监管不能只看当下,而要有决心、有耐心科学施策,积极完善机制建设。”万喆对本报记者说。
面对保险领域出现的新问题,中国保监会及时反应、主动作为,推出有力措施整治虚假出资、销售误导、违规投资、基金投资、数据造假、产品不当创新等现象,净化了金融市场生态。保监会同时要求,各单位要注重建立长效机制,尽快弥补监管短板,避免监管空白,提升行业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险资举牌之所以出现问题,原因就在于很多‘险资’并不是常规意义上的保险资金,同时其收购行为也可能影响上市公司的经营前景,故而才需要我们防范相关风险。”何平说,目前中国金融领域法律不够健全,制度也不够成熟,短时期内对行政手段还较为依赖。未来,金融监管还需更多回到制度建设上来,压缩资金流转环节,规范金融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