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找工作 找人才 找服务 找人脉 找资金 新闻中心
平台简介
新闻中心
联系方式
 
新闻中心
评价人才 简单以“帽子”论英雄不合理

竞争激烈的“引才大战”中,有一种倾向值得警惕:只要对方有“两院院士”“千人计划学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长江学者”等“帽子”,就往往不去考察其当前的创新实力和未来的创新潜力,争相引进,并优先给予高额的经费支持和优厚的生活待遇。(5月7日《人民日报》)

今年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而“三个第一”之中,人才的作用毋庸置疑,不论是发展还是创新,人才必不可少。可以说,人才是实现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伟大飞跃的基础性保障之一。那么什么样的人才能被评为人才?特别是科技人才评价,既有复杂性,又有特殊性,能否简单地以“帽子”论英雄?

不可否认,简单以“帽子”论英雄是不合理的,必然要考虑其他更多更广泛的因素。但我们不能为此就断然否认“帽子”的作用,不论是何种头衔、标签,必然是基于一定的标准之上的。何况“两院院士”“千人计划”“长江学者”等,本就是万里挑一,甚至上百万挑一的所在,没有业内领先的专业技术、没有傲视全球的研究成果、没有胜人一筹的意志品质又如何担得起无上荣耀、形成良好口碑。

但我们也要看到,新时代的科学技术具有发展性、延伸性,评上“帽子”只能算作是时间节点上的评价,是对过去理论、科研成果的充分肯定,也是对今后一段时期奋发进取、刻苦专研的鞭策,仅仅以“帽”取人确实违背了评判各类人才的初衷。在实践中我们也可以发现,许多优秀的人才,即便是没有“帽子”“头衔”,却依旧踏踏实实坚守在科研一线,为祖国的基础科学、先进理论的进步付出了太多的经历和心血,他们的素质、水平并不“输人一筹”。

由此可见,我们看待有“帽子”的人才理当给予足够的认可和尊重,但决不能以“帽”取人,违背公平公正遴选人才的标准,绝不能让“无帽子”的人才流汗又流泪。要突出德行素质标准,始终坚持党管人才原则不动摇,把人才的思想道德、政治素养、法律意识、作风品行等作为“第一能力”,确保整个人才队伍高素质、高水平、高要求。要突出持之以恒品质,给予肯吃苦、肯钻研、肯奋斗的人才中肯的评价、公平的机遇,特别是那些始终坚守在服务祖国发展、服务技术一线的优秀人才,让他们能够脱颖而出、得到实惠。要突出与时俱进创新,把那些善创新、能创新的人才放到更高层次的平台上,加强交流互动,才能让我国的前沿技术领先世界、领跑全球。

当然,人才评价也存在“病在下、根在上”的难题亟待突破。一方面,我们的人才评价机制不够全面,很难做到最大范围的覆盖,在精准选才、精准识才上仍有提升空间,特别是在评判形式上,刚性指标较多、柔性识别偏少,时常发生唯论文、唯文凭现象,却对创新能力、创新潜力的衡量办法不多。另一方面,为保证人才作用的进一步发挥,我们也不妨设置人才“帽子”的“能进能出”机制,避免“一评定终身”的弊端,既要让真正符合国家发展需要的优秀人才“进得去”,也要让那些不能与时俱进,无法沉心做学问、搞科研的人才“出得来”。还要给人才合理使用“帽子”定规矩,加强制度约束,让人才在享有荣誉、认可、赞赏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压力、竞争,保持时不我待的进取心,让人才真正成为促进改革、创新发展的力量源泉。

  上一篇: ACCA助力重庆财会金融人才储备与行业发展
  下一篇: 全国人才服务网正式启动

有意与本网合作者,有关合作事宜请与我们联系。未经本会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即为侵权。
战略合作单位:全国金融人才平台服务中心 | 清大PPP模式与金融创新中心 | 发改委国合中心| 北京大学博雅产学研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o全国人才服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