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任康磊
来源:三茅网 专业的HR学习平台
小王和小张是同一家公司同一个部门的同事,他们做着相同的岗位,每月的工资构成也相同,都是三千元的基本工资加二千元的绩效工资。而绩效工资的发放条件是他们的月度绩效考核达标。
他们每月的绩效考核指标,都是按照公司的要求,完成一份三万字的调研报告书。小王和小张每月都能按照要求完成工作,顺利拿到各自的绩效工资。两人开始时相安无事,但时间过了没多久,问题就来了。
小王开始觉得不公平,他认为自己每月完成任务只需要用十几天的时间,剩下的时间做了许多其它不在自己职责和考核范围内的工作,而小张每月总是拖到月底才能完成报告。这说明自己的工作效率是比小张高的,工作能力是比小张小强的,但是为什么自己拿的绩效工资却和小张一样呢?
小张也开始觉得不公平,他认为自己每次被分配到的调研报告主题都是新的,都是公司原本资料库中没有的,自己要费很大力气,从外部找资源,才能在月底之前勉强完成报告,而小王每次报告的主题跟公司以往调研报告都存在相关性,能够在公司资料库中找到大量现成的参考资料。这说明自己的工作难度是比小王大的,工作量是比小王高的,但凭什么自己拿的绩效工资和小王一样呢?
两人分别找过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者小刘"诉苦"。小刘听过两人的意见之后犯了难,公司搞绩效考核本来是好事,想通过这种方式引导和激励员工的行为,怎么搞来搞去到最后,不但没有激励员工,反而激化出员工矛盾了呢?难道是不该做绩效管理吗?可是,如果不做绩效管理,两人的工资还是一样的。要怎么区分高下呢?如果给他们中的其中一人多一些工资,另一人一定会更加感到不公平。该怎么办呢?
小刘的苦恼也是许多从事绩效管理工作的HR的苦恼,这个苦恼其实源于对绩效管理工作的错误理解。
1.沟通在绩效管理的过程中意义重大
实施绩效管理,不是为了给管理者"省事",定好了指标和目标以后就不管了。它不仅不能够代替或者免除管理者日常的沟通与管理。相反的,过程中能不能持续不断的有效沟通,是决定绩效管理能否有效实施的关键。绩效管理,其实是考核人与被考核人协商一致,并在过程中持续不断双向沟通的动态管理过程。
在绩效管理实施的过程中随时保持沟通和反馈,能够让考核者持续反思和确认考核的目标,也能让被考核人更加理解和支持考核的运行。考核者与被考核者之间的持续沟通,是绩效管理得以顺利运行的保障,也是科学绩效管理的灵魂所在。
2.绩效管理的目的不是令全体员工满意
有规则,就会有抵触,制度推行之前,要在遵循科学性、保证合理性的同时兼顾实用性,以便有效的落地实施。但是制度不可能面面俱到,组织出台任何一项制度和规则,都会有人赞成,有人吐槽;有些人受益、有些人认为自己没有受益;有人满意,有人不满意。
推行绩效管理,是从组织发展和全局性的角度考虑,同时尽量考虑和照顾员工的主观意愿和情绪。但如果在所有方法都用尽之后,仍然有抵触或者不满意的员工存在,也不必过分在意,毕竟进步是主流,发展是硬道理。
3.绩效管理有一定的激励性,但不等同于激励
有的管理者会把绩效管理和激励混为一谈,认为只要搞了绩效管理,就等于组织有了激励机制,员工的工作热情、积极性和主动性就必然应该提高。其实不然,绩效管理本身确实具备激励效果,但相对而言,组织中的激励机制牵涉到的内容和范围更加广泛。
激励机制包括精神激励、薪酬激励、荣誉激励、股权激励、积分激励等各种不同的形式。一套完整、健全的激励机制由诱导因素集合、行为导向制度、行为幅度制度、行为时空制度、行为归化制度五个方面组成。
组织的绩效管理和激励机制之间的关系是互相作用、互相补充、互相促进、共同发展,都是为了组织最终目标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