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C8数据报告中,1/6的版面描述着测试者的职业动机,这个版块非常值得解读。
管理者在面试时必问的问题就是,“你为什么选择来我们这里?”但是坦白讲,很多人问这个问题不过是模式化的提问,得到的信息很浅显。
有的管理者不解,说我招人只需要他的能力符合就可以了,我是让他来干活的,至于他为什么要干,我并不关心。
这其实是个粗浅的观点,动机的深层含义,是他的职业理想和价值观,这决定了他能在你这里发挥多大势能。
大家应该都有被身边人吐苦水的经历,“我今年换了三个工作,没有一个让我满意的”。问其原因,都是一句“不感兴趣”。
工作无聊要换、工作太累也换,劝他踏实一点却振振有词:“兴趣是工作最大动力,我不喜欢的工作怎么可能做得好。”
其实他就是没有找到根本工作动机,却迷恋于想象中的欢愉。拖累了自己,也带给公司很大麻烦。
* 企业该如何识别这类人呢?
遗憾的是,大部分管理者标准模糊,缺少明确的理念,甄选眼光参差不齐。
举个例子,我们都知道能做好销售的人,对财富的渴求通常都比较强烈,那么财富动机高的人一定是好销售吗?
曾经有个老板沾沾自喜:“我招销售就看他们喜不喜欢钱!”结果呢,他引以为傲的销售团队让他市场份额一年下跌30%,吓得他赶紧求助专业机构。
我们给他的销售团队做了个测评,报告显示,绝大部分人的财富动机都排在前三名,但是整体来看,他们的动机组合结果却是这样:
- 财富动机高的不同情况 -
说到底,他们的努力程度撑不起对财富的追求,他们是想躺赢,不是靠奋斗。这样“喜欢钱”的销售老板要的起吗?
* 对工作动机有清醒的认知的人,表现都不会太差
从某种程度来说,工作动机也是一个人的职业理想。职业理想必须要清楚:自己希望从这份职业中获得什么,并应当有怎样的计划。
我们一个学员就非常喜欢问那个老套的问题:“你为什么要来我们这家公司?”但是他和其他老板不一样,他在问这个问题的时候「步步紧逼」。
他会一直追问候选人,你既然要来我们这里,未来1-3年要取得什么成就?未来5年甚至10年后的计划又是怎样?幸好,他最后选择的「创业合伙人」在经历思考后,都有非常明确的回答。
这位学员表示说:“当我在问问题的时候,是想看他们是否对未来规划过一幅明确的画卷,如果他的画卷足够清晰,他会非常知道自己来这家公司要干什么,在工作中表现也非常积极。”
当人能把理想更为清楚的表现出来时,他会在三个方面更为优秀:
1、当他知道自己最想要什么,相对的也就知道自己可以放弃什么。钱多、事少、离家近……什么都想要,就意味着什么都得不到。那些动机明确的人,工作目标感更强,内心更坚定;
2、眼光更加长远。毕竟随着公司做大,也意味着越来越多的员工不理解公司的价值观。在某些看着不重要的岗位上,比如客服,如果他对自己的定位只是接电话的,那就会尽可能减少自己的工作,不会主动反应问题。
相反,如果客服的动机是帮助别人,那这个岗位其实是最好的用户沟通平台,很多隐藏问题都能得到及早解决,当整个企业的员工都能从长远角度思考问题,这家公司的产品一定更有品质;
3、他的韧性更强,克服困难的能力更高。他会清楚,任何成功的道路都充满荆棘,看清自己的目的地,眼前的困难就不再难熬,他对人对事会更加乐观。
* 工作动机是治愈企业人员流动率高的良药
从前你有一个优秀的助理,你为他的发展考虑,后来他辞职了。
你为了表示赞赏,所以给了他承担更多责任的机会,但他是个追求生活和工作平衡的人,高工作分的领导会以为加工作量就是对一个人的鼓励,其实对他来讲,反而是种惩罚。
当员工流动率大时,别去抱怨人越来越难管,我们首先就要理解人的欲望,“人是贬入凡间的神,他没有忘记天国的一切”。
只有当公司满足员工个人欲望,员工才能拼命满足用户的欲望。
有方法的管理者懂得利用动机进行激励,降低员工流动率。挖掘人的深层动机,更有利于管理者「因人施利」,不一定需要耗费大量资本,就能牢牢抓住人才的心。
有人会享受工作带来的丰厚结果,有人也愿意为了更高的控制权放弃一部分现实利益。人性的需求是复杂而多方面的,合理的欲望如果被满足,员工会更有归属感并且忠诚。
一个杰出的老板不是靠统治员工满足个人欲望,而是要学会满足并运用欲望达到共赢。了解一个人的欲望,就是了解一个人的最好方式。